舊標準最后一次!9家券商沖進A類,明年將啟用新評估辦法

2023年10月14日 19:23   證券時報

這是最后一次使用舊標準的企業債主承銷商評價。

13日晚,中證協發布了《關于發布2022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的通知》。據悉,這是企業債發行審核職責劃轉之后,使用舊標準的最后一次評價。

今年,有90家券商參評,其中A類券商27家,B類券商50家,C類券商13家。與去年的結果相比,包括信達證券、銀河證券等9家沖進A類。國都證券、中山證券等7家由C類升為B類。

明年起,中證協將使用新評價標準,從內控管理、執業質量、服務能力等3個指標方面,對企業債主承銷商開展評價。

舊標準的最后一次評價

中證協發布的內容顯示,按照過渡期企業債券監管工作安排,為持續規范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業務行為,中國證監會指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分別開展2022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工作。目前,兩家單位已完成對90家證券公司和7家信用評級機構的信用評價工作。

2023年7月14日,中證協發布了《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辦法》(下稱《評價辦法》)。自過渡期后次一年度起,中證協將企業債券統一納入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范圍。

過渡期將在10月底截止。也就是說,本次評價還是沿用的老辦法,這也將是使用老辦法評價的最后一次。明年起,將由中證協按照新的辦法來評價。

在企業債職責劃轉之前,一直是國家發改委在主導企業債主承銷商的信用評價工作。

2022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公布2021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的通知》,公布了評價結果。當時,也是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組織的評選工作。

9家升級為A類

根據今年的評價結果,90家券商參評,其中,A類券商27家,B類券商50家,C類券商13家。去年,一共有85家券商參評,其中A類25家,B類47家,C類13家。

今年的評價與去年的區別之一還在于,去年有公布評價得分,并且按順序排列。今年只公布了評價等級,沒有具體的得分排序。排序的標準是公司名稱的首字母。

與去年的結果相比,不少券商的等級發生了變化。記者梳理發現,有9家券商從去年的B等級升到了今年的A等級,他們是: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華安證券、南京證券、五礦證券、西南證券、信達證券、銀河證券。

也有不少券商從去年的C類上升到了今年的B類,這些券商有國都證券、一創投行、宏信證券、中德證券、中山證券、金元證券、聯儲證券等。

去年,國家發改委在發布評價結果時表示,整體來看,受評主承銷商信用情況和勤勉盡責情況較好,對存量企業債券的信息披露和風險預警監測等工作完成度較高,服務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場機構及各業務領域專家的認可。同時,在評價中也發現,部分主承銷商對存續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及償付資金摸排不到位,在風險監測、信息披露等工作環節存在未能充分履職盡責的情況;部分信用評級機構風險預警能力有限,評級結果分布區分度不足。

明年開啟新評價標準

根據安排,明年起,中證協將企業債券統一納入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范圍。

7月,中證協發布了《評價辦法》,將企業債納入統一評價?!对u價辦法》是對以往標準的修訂,修訂幅度較大。將原來的6項評估指標修訂為了3項。最新的3項評估指標是:內控管理、執業質量、服務能力。評價指標滿分為100分,其中,內控管理指標滿分為15分,執業質量指標滿分為55分,服務能力指標滿分為30分。

而此前的6項評估指標包括: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的人員與制度保障、業務能力、合規展業、風控實效、市場秩序維護、服務國家戰略。中證協稱,此舉是調整評價體系框架,夯實評價打分維度。

另外一大調整是,本次修訂增加了評價打分的主體,不再以中證協為單一評價主體。中證協牽頭組織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中國證監會各地方派出機構、證券交易所結合日常監管參與評價工作。評價工作接受中國證監會的指導和監督。

據悉,此前國家發改委的評價,是參評機構和專家分別對受評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信用情況、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評級結果和評級服務質量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 作者:劉藝文)

關注我們

视频一区二区无码制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