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實習生張晨茜 北京報道
10月12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等單位聯合舉辦2023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在京舉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監管局副局長蔣東興出席并發言。
蔣東興表示,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證券期貨行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陸續印發了《證券期貨業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證監會智慧監管 IT 戰略規劃》等頂層設計。同時,明確了建設行業基礎設施,推進科技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多維度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塑造領先的安全可控體系,提高科技標準化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金融科技創新能力等建設目標。
在“數據讓監管更加智慧”方面,蔣東興談到,中國證監會構建了應用全面覆蓋、流程相互協同、數據上下貫通、智能技術有效應用的智慧監管平臺,建成穩定、高效的監管業務專用證聯網和監管云平臺,匯聚形成集中統一的監管大數據倉庫,持續推進發行、上市、債券、機構、私募、稽查等重點系統建設,豐富了監管工具箱,強化了科技對資本市場監管的支撐作用。同時,還建成了覆蓋全部35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的“監管鏈﹣業務鏈”雙層體系,在市場數據聯通、企業檔案庫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已納入中央網信辦“區塊鏈+股權市場”國家創新應用試點。
在提及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時,蔣東興表示,中國證監會組織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濟南等有序開展了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鼓勵證券期貨市場機構、區域性股權市場、銀行以及科技企業等圍繞金融服務、業務輔助、合規科技、監管科技、行業信息基礎設施等領域開展創新試點,利用金融科技相關技術推進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著眼于解決長期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
“總體來看,已經開展試點的77個項目具有突出新技術應用、聚焦共享共建、金融和科技融合互動、強化合規風控能力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等特點。并且,通過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推動了新技術應用,形成了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笔Y東興表示。
除此之外,中國證監會積極組織行業協會研究制定證券期貨業數字化能力成熟度指引,提出以數字化治理、數據管理、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數字化、運營數字化以及合規風控數字化等為核心的數字化能力成熟度模型。對于目前進度,蔣東興表示,中國證監會已初步完成證券期貨業數字化能力指標體系框架優化及成熟度初步定級工作,并處于起草小組內部廣泛征求意見階段。
“未來,中國證監會將推動更多數字技術應用,推進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加快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貢獻力量?!笔Y東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