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忠(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研究員)
近期,一系列關系全球經濟金融的重要數據和文件接連發布,重大事件突發。10月6日,美國勞工部公布9月美國非農數據,大幅超出預期。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中東戰事再起。11日,美聯儲公布9月議息會議紀要,被市場解讀為偏鴿。12日,美國勞工部公布9月CPI數據:9月總體CPI同比增長3.7%,略高于預期的3.6%,持平上月,環比增長0.4%,低于上月的0.6%;核心CPI同比增長4.1%(繼續下降),環比增長0.3%,持平上月,均符合預期。住房分項在總體CPI增長中過半,貢獻最大。數據公布后,美債2年收益率上漲8bp。
此前,美聯儲官員釋放了重要信號。9日,美聯儲副主席杰弗遜在美國商業經濟協會發表講話稱:“通過債券收益率上升,金融狀況將收緊,將在評估未來政策時牢記這一點?!币恢敝С掷^續加息的鷹派官員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當天在出席同一活動時說:“如果長期利率因長期溢價上升而繼續上升,那么可能就不太需要提高美聯儲基金利率了?!迸f金山聯儲主席戴利說得更明確:國債收益率自美聯儲上次議息會議以來的上漲,相當于美聯儲短期利率上漲25個基點,所以就不需要再額外加息了。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預期美聯儲11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91.5%;12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72.9%。這也符合筆者此前文章的觀點。
相對CPI,美聯儲更為看重的商務部PCE數據表明:8月份核心PCE環比僅上漲0.1%;同比漲幅3.9%,大幅低于7月的4.3%,也是近兩年來首次跌破4%。截至8月的3個月核心PCE平均年化2.2%,接近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這兩個方面的數據,都為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美國經濟特別是就業仍很強勁和富有韌性,同時也在逐步放緩。9月就業數據可能有開學季等暫時性因素,雖然就業總量增長強勁,但大企業相對較弱。就業增長多為一線服務行業,仍屬疫情后的恢復性增長,白領行業特別是IT信息行業就業困難、失業增加。根據美國破產協會的數據,截至9月28日,今年以來美國有將近1500家小企業申請破產,大約相當于去年全年的數量。根據咨詢公司Cornerstone Research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資產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申請破產數達16家,超過了2005年至2022年半年平均數11家。企業破產數量的增加,反映了高漲的利率、收緊的信貸、增加的成本和政府疫情援助項目的結束,這也預示著經濟和就業將繼續降溫。
就業數據重要,收入數據更重要。報告顯示,9月時薪環比增速僅為0.2%,低于預期的0.3%,3個月季比折年從8月的4.4%大幅回落至3.4%,這一增速與美聯儲2%通脹目標所要求的一致。其中美聯儲更為關注的服務業時薪增速環比回落至0.2%,3個月季比折年增速從3.9%回落至3.0%。面對高息收費,消費者財務狀況受到利率和債務的雙重壓力,信用卡支出下降之際,信用卡債務一年來持續上升,最近首次超過了1萬億美元。
作為第三季度導致通脹反彈的最大因素——油價,在連續上漲3個月后再次下跌。其原因,一是3年多來對沖基金和投機者最大的做多頭寸大量賣出;二是升高的油價抑制了需求及趨緩趨弱的世界經濟前景;三是帶領OPEC+減產的沙特和俄羅斯上個月增加了原油出口,且9月份OPEC一些成員產量增長,非OPEC+成員也增產;四是沙特最近表達了增產的意愿,這一點對油價影響尤其大。中東的沖突對全球經濟金融影響有限,全球主要股市基本上都沒有對這場危機進行計價,油價也在最初上漲之后連續回調。從歷史上看,除了1973年的石油禁運和1979年的兩伊戰爭,中東的沖突很少對市場造成長時間的擾亂。從目前的中東地緣政治現狀及此次沖突形勢及各方反應看,上述1970年代的情形不會再現。
最后不容忽視的是,上半年的中小銀行危機雖然已經平息,但利率上升使得美國大小銀行都明顯承壓;龐大的財政赤字和高企的國債收益率,使得國內外市場對美國國債的吸收容納能力受限,這也是貨幣政策制定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較大的風險在于工資成本的上升,最近美國接連發生的大罷工反映了勞工方的強勢地位,有可能導致工資增加進而傳導到價格。因此,美聯儲一方面會表明遏制通脹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還不會宣布勝利,仍保留包括加息在內的各種政策選項,視經濟金融的發展變化和全面數據而定。